碧桂园的困境
近几个月,很多人问碧桂园区域是否会调整的问题。
其实这个问题不难,企业面对“攻守之势”变化的优先措施之一,就是做组织架构调整。
两年前,碧桂园开始转攻为守,区域不断合并,项目和条线人员也在根据形势做调整,一直持续至今。
NO. 1|壹
无论是碧桂园在组织架构上有什么变化,哪怕是领头人出现变动,都是企业基于自身需求,做出的一种相对应的调整。
这种调整不一定是坏事,当然,也不都是好事。只能说是企业面对问题,想解决问题的一种自发性本能反应。
鉴于关注这个问题的地产从业者很多,站在我个人对碧桂园了解的角度上,聊当下的碧桂园所面临的10个问题,可以称之为碧桂园的挑战,但我个人更愿意称之为碧桂园的困境。
不一定全面,仅供参考:
第一点,是碧桂园的销售回款问题。确切地说,是未来的销售回款问题,当下有所影响,但更大的影响和问题,在未来。
作为“三四线(及以下)城市之王”,在2015-2020年,得益于棚改货币化,碧桂园从三四线城市及以下城市获益极大,规模登顶百强房企。
但往往“成于斯,败于斯”,重仓三四线及以下城市,在过去一年及当下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,会面临销售去化难、回暖慢的问题。这点在过去一年及当下,已经异常突出。
别说碧桂园在一二线城市的占比高这类的话,但凡有几年从业经验的,都知道碧桂园在一二线城市的项目,以近郊和远郊为主。
当下一二线城市楼市有所回暖,但三四线仍持续冰冻,碧桂园的销售去化困难度和压力,会越来越大。
销售去化难,存货攀升,会积压和沉淀大量的资金,即周转率下降,会吞噬企业和项目的利润。
如此一来,销售回款将持续走低。而企业要活得好、活下去,自身的造血功能必不可少,销售回款就是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。
第二点,碧桂园的融资问题。企业除了销售回款这个自身造血功能,另一大资金来源,是融资。
当下的融资大环境虽然有所改善,但民营房企依然困难重重,融资体量相比2019-2021年大幅度减少,是事实。且民营房企在融资上,和国央企差距很大。
虽然政策层面大力支持,但想要填补、改善和恢复这个缺口,仍需要很长的时间。
换个角度想想,如果融资恢复得理想,还会出那么多刺激和支持政策?
融资问题并不是碧桂园一家的问题,是整个行业的问题。
碧桂园作为地产行业龙头民营房企,虽然享受到了政策的红利,但融资体量萎缩的影响依然很大,对资金的需求也愈大。
这点从几次配股融资和大股东输血就可以看出。
NO. 2|贰
第三点,碧桂园的打法问题。
众所周知,碧桂园过去倚仗高周转等三高法宝,配合跟投等激励政策,在市场火热时,跑马圈地,行业登顶,成为众多房企模仿的对象。
但如今的市场下,不仅赖以成名的高周转法宝玩不转,连跟投都投不动,变成了强制跟投。人海战术也已被分销渠道等替代。
如果说,之前的大环境好,是势;那“三高”法宝,就是法;跟投这类针对人心理和欲望的举措,就是术。所谓“术、法、势”。
如今,势已变,对应的法,自然也要做出调整,“三高”玩不转了,新的打法,又尚未成熟。跟投这“术”,从自愿变成了强制,从受欢迎变成了受抵制,自然也就变了味。
第四点,杨国强个人对碧桂园的影响力问题。
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杨国强对碧桂园的影响力。影响力太大,固然是有好处的,但弊端也很明显。
虽然开始去家族化,引入莫斌等职业经理人,但谁都知道,Boss杨对碧桂园的影响力,可以说是处于“绝对控制”,如身使臂,如臂使指。
这样的掌舵人,固然能使碧桂园在顺境的时候,一路狂奔,但也容易在犯错的道路上难以调头,一走到底。
大约在七八年前,杨惠妍在清华读EMBA,曾去参观同学王春风的项目,彼时咱也在场,期间聊起一些关于碧桂园投资的事宜,包括收并购和多元化。
高盛就曾建议碧桂园参与高科技产业;摩根大通也曾建议,碧桂园若要全球化,需要多元化布局;摩根士丹利更是建议碧桂园引入有国企央企背景的投资方,染红。
如果将这三大投行的建议放在当下来看,会显得无比正确。但彼时,杨惠妍推动波士顿咨询公司将整理出来的报告给杨国强时,Boss杨对碧桂园未来的看法,显然不一样,他正忙着打造他的划时代标杆项目:
新加坡旁·碧桂园森林城市。
这个项目现在怎样,已经不需要过多笔墨。凉了,连西北风都喝不上,因为赤道少有西北风。
此外,Boss杨亲自操刀力推的大平层,也因销售去化艰难,成为天量库存的一部分。
第五点,碧桂园的产品问题。
上一波棚改货币化,碧桂园的产品以三四线城市和刚改为主,去化速度快;当下,三四线及以下城市,市场上刚需已经消化得差不多,改善客户选择性变多,投资则往核心城市选。
而碧桂园的产品,不以改善型著称,且在一二线城市项目少,产品和品牌没有优势。
在小城市,碧桂园可以靠着碧桂园物业服务,给业主带来“给你五星级的家”的体验。但在大城市,碧桂园物业的服务,没什么优势,甚至可以说是劣势。
产品跟市场需求脱节,会造成存货(库存)上升。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,碧桂园的存货,有9078亿元。
NO. 3|叁
第六点,碧桂园的多元化问题。
目前碧桂园的多元化,主要围绕地产板块展开。无论是碧桂园物业、机器人,还是凤凰优选等。只有教育等少数板块,走出了这个圈。
以机器人为例,其目前未能获得理想成效:
早期,像机器人这类项目,可以做引子,介入科技小镇等项目,彼时的产业,是为圈地做服务的。
但当下,圈地已经不是最主要的,最主要的,反而变成了融资。
也就是说,从圈地为主,变成以融资为主。大环境下,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和标杆案例,难以得到市场青睐,从而获得融资。
另一方面,圈地的库存在市场不好时,未能及时去化,又积累了天量库存和大量资金。此消彼长,压力陡增。
第七点,碧桂园的全产业链。
这个其实和多元化很像。碧桂园做全产业链,最本质的本意,还是降低整体成本,提升整体利润。
市场好的时候,固然整体受益,每个环节上都能节省成本和盈利。但在市场下行期,地产业务受到的影响很大,需求萎缩,而人员成本等硬成本在那摆着,整体反而压力更大。
因为风控原因,风险隔离和阻断,不能将资金轻易输入地产板块,容易被一并带崩。只能硬撑着。
第八点,碧桂园的基尼系数、人员融合与“优化”等带来的负面影响。
首先是碧桂园的基尼系数太大,这点行业都知道。区域总等高管收入以千万、亿元为单位,但基层收入以千元为单位,数十倍、百倍的差距。市场差的时候,不利于团结共渡难关。
其次是碧桂园内,去家族化,引入职业经理人等带来的一些融合问题。早期跟着Boss杨一起打拼的人多,杨的兄弟姐妹也多,后来又引入了中建系的莫斌。
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,地产从业者经常能听到关于在碧桂园内,有关系影响升迁、派系斗争等事。
再者,过去两年,碧桂园多次进行组织架构和区域调整,每次调整,都意味着有一波裁员潮,当然,碧桂园称之为“优化”。
调整幅度大的时候,就会有“珠三角上空,飘满了碧桂园人的简历”这类现象。
之前高周转被社会调侃“给你一个五星期的家”,叠加裁员这类从业者备受关注的话题,进一步造成口碑恶化,恶性循环。
这三点,大部分企业都无法避免,但作为龙头房企,任何问题都更容易被放大。这类事多了,或者说的人多了,对碧桂园的负面影响也在加剧。
第九点,碧桂园面临的竞争和挑战问题。
恒大、融创、世茂等民营企业的境况,让市场和消费者对多数民营企业的信心不足。
于是,在趋利避害的本能心理作用下,在选择时,转向保利、中海、建发等央企国企,以及万科等混改型“成功染红”的国企。
融资等亦是如此。
这点,对碧桂园的影响,或许将一直持续至大环境好转,谁也不知道要多久。
当然,这是行业整体普遍的问题和现象,不仅仅是碧桂园一家民营房企要面临的挑战。
第十点,大环境下染红困难。
当下,碧桂园在面对的重重困难和挑战上,几乎没有行之有效的可借鉴对象,行业罕有成功案例,只能自己摸索。
要改善以上这些问题,最佳方式是成功染红,但要引入有国企央企背景的战投和资方,以碧桂园的体量和当下的环境,难度非常大。
繁华退潮,时间缓缓收拢伞骨。那些可借鉴的未来,风雪漫漫。
全文完,如果喜欢,就点个“赞”或者“在看”吧;星标公众号,可及时接收更新文章。